作为位居美国快餐业第二的快餐品牌,汉堡王几乎不请代言人,只靠和粉丝的营销互动打出一片天,在全球开了16000多家门店,从营收狂跌56%到一年狂赚80亿,汉堡王付出过很多努力。在中国,与随处可见的麦当劳、肯德基店铺不同,近些年来才在各地看到汉堡王的身影,与其他国际餐饮品牌的发展史相比,汉堡王的发展壮大之路走得十分艰辛。
01
汉堡王经历五次变革
经营状况日渐好转
美国的浓烈汉堡文化,催生了麦当劳、汉堡王等这种家喻户晓的品牌,而汉堡王作为美国的餐饮巨头之一,它的命运却没有麦当劳那么一帆风顺。汉堡王在发展长河里先后被卖5次,换了20多位CEO。
01
1954年,詹姆士·麦克拉摩和大卫·艾杰敦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开设第一家汉堡王(Burger King)餐厅。
经过多次研究,他们创造出了火烤牛肉汉堡,汉堡王也一直主打“火烤”这个概念,也成为了汉堡王独一无二的营销卖点。两位“汉堡王”创办人始终保持着要提供给顾客合理的价格、高品质的产品、快速的服务以及干净的环境的理念。就这样,汉堡王在两人手里运营了13年。
区别于其他汉堡,“火烤”一直是汉堡王独有的特色,但拥有了原创产品,但却没有持续经营的能力,仅仅诞生两年之后,迫于生存压力,汉堡王被低价卖给时的美国餐饮巨头贝氏堡(Pillsbury)。
02
1967年,贝氏堡接手之后,一直试着改善汉堡王的业绩,汉堡王也经历了8年的风光。
随后跟其他着急扩张规模的品牌一模一样,汉堡王的业绩亏损愈发严重,因此陷入了资金短缺困境,甚至还影响到了贝氏堡本部公司的业绩。
03
1989年,汉堡王被第三次转卖,这次接手的英国一家娱乐公司。
但是没过几年,这家英国公司又与合作商共同成立了一家名叫Diageo的公司,这正是水井坊的大股东,名扬国际的高端酒业集团“帝亚吉欧”。
因为卖酒的收益远远大过汉堡王的餐饮生意,于是汉堡王再次被转卖了。
04
2002年,汉堡王第四次被卖,美国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接手了汉堡王。2005年6月,汉堡王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在华店铺。2006年,在太平洋集团的帮助下,汉堡王成功上市。
但好景不长,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太平洋为首的一众资本纷纷撤出,汉堡王最终因为资金问题,4年后不得不退市。
05
2010年,3G资本接手了汉堡王。2010年汉堡王的年营收是25亿美元,但是到了2013年却狂跌到11.4亿,降幅高达56%。但是此时汉堡王有70%收入均来自餐馆经营,经营状况已慢慢好转。
后来3G资本领导下,净利润一年暴涨20%,和麦当劳旗鼓相当。甚至在2012年,汉堡王还打开了中国市场,向中国快速扩张。
02
进入中国十七年
汉堡王艰难扩张
2005年,汉堡王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在进入中国市场的7年时间里,仅仅开出52家店,扩张速度十分缓慢。
后来在2010年被3G资本收购后,汉堡王修改了加盟协议,展开“再加盟计划”,将餐厅所有权和经营权全部出让给加盟商,然后获取收益分成。在这项计划的推动下,汉堡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增长了10倍,销售额猛增。
2012年之后,汉堡王进入高速发展期,以平均每2天开出一家餐厅的速度,进行中国大陆市场的战略布局,并在短短的6年间开出了900多家门店。
2014年,汉堡王80%的收入来自加盟店和房产销售,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8年底,汉堡王在上海开出第1000家门店,并且要在三年内,再开1000家门店。
截至前为止,汉堡王在中国的店铺有1300多家,虽然没有完成再开1000家的目标,但是对比最初进入中国的汉堡王,从营收狂跌56%到年赚80亿,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业内专家在分析“汉堡王速度”发生的根基时表示:“这缘于一种强烈的线上线下治理能力与品牌扩张的文化,具体来说:一是品牌定位和坚持休闲快餐的差异化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二是得到新的投资方的支持;三是借势中国经济的腾飞,为汉堡王的发展添翼。三者的相互助力,将推动汉堡王迎来新的发展拐点。”
旺销菜谱、餐厅经营案例
餐饮学习、考察培训活动就在东方美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