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良记是小龙虾预制菜的领军企业,它的老板李剑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餐饮人,他先后创办了新辣道和信良记两个知名品牌,无论是梭边鱼还是小龙虾,他都在餐饮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从亏本百万到年赚10亿,其中的努力不只是创立一个品牌。
01
从新辣道到信良记
李剑转型预制菜
早在2004年,李剑就创立了梭边鱼特色火锅连锁品牌新辣道,2018年新辣道以10亿元的估值被百福控股收购。据其官网显示,新辣道现有员工5000余人,近百家直营店、10多家加盟店,年营业额超过5亿元。
2016年,李剑卸任新辣道的总裁,自此信良记品牌诞生。信良记起初为餐饮业做供应链匹配,最早从餐饮业做起了跨界新零售,为新零售品牌提供标准化方案,又顺着中餐标准化做起了预制菜,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预制菜的先河,成为了国内最早一批做预制菜的餐饮人。
据天眼查显示,信良记背后的母公司是信良记食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最早成立于2012年,2016年之前叫北京新辣道商贸有限公司,2016年之后更名为信良记。到了2019年,信良记正式进军C端市场。
2020年4月1日,罗永浩在抖音进行“交个朋友”直播带货首秀,在这场直播中,信良记成为全场最佳爆款单品,单场卖出51万+斤小龙虾,总销售额超过5000万,刷新小龙虾单场直播多项行业记录。
在与全国3000多家餐饮品牌商家合作的过程中,信良记凭借爆款产品的出色口味与稳定的品质,已经实现了年营收10亿级别的预制菜领军企业。
有许多人给信良记贴上了“网红标签”,对此李剑并不排斥,他认为:“网红标签,对信良记的好处不仅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或者销售额的增长,还给我们提供了热启动的可能性。我们的库存、团队的建设因热启动进入到了良性循环中。”
02
预制菜竞争激烈
需要爆款加持
根据《2022年预制菜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调研报告》显示,未来预制菜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目前行业仍处于渗透率初期,未来仍可加速成长。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之后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上升,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为5156亿元。
基于未来预制菜的庞大市场,信良记创始人兼CEO李剑透露:“信良记在创业初期曾经考察过大量品类,经过层层筛选之后,最终才选择了小龙虾作为预制菜创业的突破口。”信良记将预制菜和精彩预制菜品小龙虾相结合,希望成为“小龙虾+预制菜”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李剑凭借自己的行业前瞻性,成为了首批做中餐标准化和预制菜的餐饮人,但是想要在预制菜赛道做出一些名堂来,仍需爆款的加持。在李剑的商业逻辑里,要想打造中餐爆品,简单化、差异化和标准化是三个核心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是八个字“物美价廉、简单易得。”
好的产品是餐饮企业发展的基础,而打造出好产品要先会选品。
李剑在选品上的三把尺子:
1、对具体品类进行大量的用户调研、数据调研,一方面对用户的消费需求及痛点进行拆解分析,另一方面也通过消费数据变化 判断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体量。
2、对具体的品类进行供应链层面的研究分析,判断相关供应链的发展成熟度,推演未来供应链能力能否支撑C端消费体验的需求。
3、将具体的品类痛点与团队自身的能力进行匹配,若处于团队的能力圈之内,将开启产品立项。
凭借着选品的三步理念,李剑制定出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并在2017年相继推出了椒麻仔姜鱼头、酱香鱼头、大闸蟹、香辣嗦螺等多款标准化产品,虽反响不如小龙虾,但是也掌握了预制菜的核心竞争力。
03
预制菜不止是产品
得供应链者得市场
虽然预制菜属于半成品菜,但是它对运输条件的要求非常高,要尽可能保证菜品的新鲜和配送时效,因此供应链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预制菜的供应链环节中最难的就是冷链问题。在以前,和常温物流相比,我国的冷链技术不够完善,制约了中国餐饮供应链的发展,大城市间的配送尚可保证,但是一旦扩张到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的冷链技术跟不上,供应链链条维系难度增大。
信良记是行业内最早用液氮锁鲜替代普通冷冻的公司之一,核心技术是“秒冻锁鲜”。它的原理是将烹饪好的小龙虾,在-196°C的低温中,进行极速冷冻;冷冻的同时,同时保持小龙虾细胞壁里的含水量,使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都得以保存。这样加工出来的小龙虾,可以在-18°C的环境下存放18个月之久。
同时,信良记与顺丰和阿里菜鸟合作,在全国分散部署了16个冷仓,加上原本的6个仓储,几乎可以辐射全国所有区县,实现48小时运送,快速、新鲜、低价地运送到消费者手中。
除了供应链,信良记还十分注重品牌的传播。2020年信良记在罗永浩直播间爆火,知名度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一炮打响,品牌影响力也随之提升。时至今日,仍有很多记录仍是行业带货天花板。
李剑本人也一直致力于品牌的打造,把自身也融入成为信良记品牌传播的流量出口。他在抖音上打造个人IP,分享餐饮行业和创业的干货内容,增强粉丝粘性,以个人IP为产品赋能,为品牌赋能,增强消费者对信良记这个品牌的信任度和购买力。
结语
信良记的近期主要发力点着重三个方面:
第一是在供应链上持续深化布局,效率、规模、品质三头并进;
第二是不断进行产品创新,顺势而为,适应消费者需求,对自身方法论的不断沉淀;
第三是在品牌传播层面持续深入,强化品牌确定行业地位实现用户下沉和渗透。
旺销菜谱、餐厅经营案例
餐饮学习、考察培训活动就在东方美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