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你可用预制菜,但必须做到......
2024-03-04 09:28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预制菜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一种便捷的饮食选择。但与此同时,关于预制菜的争议也从未停歇。

当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在即将到来的两会前提出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消费者知情权的建议时,这场风波再次被推向了高潮。

所谓预制菜

预制菜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标准化流水作业,菜品原料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择、切、洗、烹等环节,全部可在中央厨房通过智能设备加工完成,节省人力成本,还能降低损耗。



食客和餐企对预制菜的态度

Q 食客态度:2/3人坚决抵制

超过半数人反对餐厅使用预制菜,表示去餐厅就是想吃新鲜菜品,近三分之二的消费者认为餐厅使用预制菜应当提前告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透明度不足:食客在购买预制菜时发现标签和包装上的信息相对简略,难以获取产品成分、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等内容。

2.过敏原和添加剂声明不清晰:部分预制菜过敏原和添加剂标注不够清晰,增加了食客的健康风险;

3.生产工艺和源头信息获取难度大:食客期望详细了解生产工艺和食材源头,但难以查询。

4.消费者投诉渠道不畅通:食客在维权过程中常遇到投诉渠道不畅通的情况,导致问题难以及时解决,损害了其合法权益。


▲食客对预制菜的观点

Q 餐厅态度:有抵制有期待

由于预制菜没有正式出台“国标”、没有行业准入门槛,一些小企业在标准体系、质量内控体系等方面无法可循,近八成的餐厅在使用预制菜时并未告知消费者。也有部分餐厅明确表示,抵制预制菜,突出现炒现烹的烟火气,亮灶厨房。

通过店内公告菜单等 主动告知消费者

皮剑龙还指出,法律未明确规定商家使用预制菜需提前告知。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大约85%的预制菜最终从堂食和外卖的渠道流向消费者餐桌。

同时,据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调查,78.1%的消费者反映商家使用预制菜未做到提前告知。在法律尚未明确规定商家使用预制菜需提前告知时,商家为降低成本、回避风险,选择不告知。


▲萨莉亚预制菜

作为半成品预制的“骨灰级玩家”,来自日本的餐饮品牌萨莉亚似乎从未受到相关舆论的压力,营收也丝毫未受影响,如今已经在中国开出超400家门。事实上,当国内对预制菜态度暧昧的时候,日本萨莉亚在使用半成品这事上早已十分公开且坦荡。

比如,日本的萨莉亚会把“冷冻半成品”放在菜单上直接售卖,比如炸虾、蜗牛、鸡翅等,方便食客买回去自己炸。


▲米村拌饭库房堆放的预制料包

米村拌饭的发展速度也相当惊人。在米村拌饭的半开放式厨房中,经常可以看到店员们忙碌地将预制食材倒入碗中,而不是传统的炒菜过程,它们在大约7年的时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覆盖了110个城市,开设了超过1000家门。

尽管米村拌饭是一家快餐店,但服务却异常周到热情。例如,他们会为顾客围上纸质围挡以防止铁板豆腐溅汁,也会提前将金枪鱼拌饭与沙拉酱拌匀。此外,他们还免费赠送小菜和海带汤,并可以免费续添五常大米的米饭。

建议加快出台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当前,我国预制菜行业正迅速发展,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但目前,预制菜欠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标准体系尚待完善。

很多商家表示,由于国家标准缺位,地方和企业标准混乱,使其无法确保产品合规,进而不愿告知。

另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预制菜国家标准正式进入倒计时,预制菜国标报送稿已经出炉,最快半年内便会有结果。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禁止添加防腐剂,同时必须冷链运输。

提升预制菜标签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皮剑龙建议,加快出台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明确预制菜定义、原料条件、生产加工、防腐剂添加、储存运输等关键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为预制菜溯源管理、使用告知、标识信息、维权处理提供遵循。

他建议,明确规定商家告知方式与告知内容。告知方式应完整,商家可通过店内公告菜单等载体主动告知消费者;当消费者询问时,服务员也应予以告知。商家可通过溯源平台电子告知,同时也应备存纸质版信息。告知内容应全面,同时结合消费者关注重点,对供应商情况、防腐剂、保质期、营养价值等做加黑加粗标识。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你可用预制菜,但必须做到......

旺销菜谱、餐厅经营案例

餐饮学习、考察培训活动就在东方美食APP

点击下载